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

陳偉仁:四位大學生為世界兒跑

以下文字摘錄自「第十四天:大海與台東朋友的陪跑」中回應的第七則:
--
有四位同學,今年(2008)七月3日從花蓮出發北上,
帶著「為世界兒跑」的理念,兩位用跑的,兩位騎著腳踏並戴著裝備,以17天的時間,環台1017公里。

這四位同學的壯舉,與其說用他們的腳,不如說,他們想用心來告訴台灣的民眾:我們同住的地球上,仍有許多身心靈都處於貧窮的兒童,需要我們的援助。

外行人看熱鬧,內行人看門道。從這四位同學的壯舉,我們可以看到甚麼呢?這個活動發起人,當時是東華大學大一的同學郭靖,他也是台灣世界展望會的資助童,本來只想做一件「瘋狂的大事」;但,經過兩年的醞釀與規劃,郭靖決定將個人的挑戰轉變為飢餓三十的人道關懷行動。後來,這樣的理念得到徐國峰、張峻豪與曾奕潁三位同學的認同及參與;他們主動聯繫台灣世界展望會,雙方理念相同,一拍即合,一件美的事情就這樣成了。

從這四位同學的身上,我發現,有兩件事是我們經常忽略的。

  • 第一,他們做的決定是有生命深度的。想一想,每天我們做的工作與花的時間,常常只在追求生活的豐富,但卻忘記去經營生命的深度;但,人生最美的事、最可以感動人的事,卻不在生活裡,而在生命裡。上個月(2008年7月),我們有幾位資助童,在卡玫基颱風引起的土石流災難中罹難。那幾天,展望會內部有許多救災相關的資訊,其中有兩件消息深深地感動了我。首先是,負責照顧這些資助童的社工與督導抱頭痛哭,猶如親身喪子之痛。其次是,有一位資助人,從電話中聽到展望會同工告知的噩耗,不僅當下難過的留下眼淚,而且特別南下參加資助童的告別式,並將過去幾年與資助童互動照片集結成冊,送給資助童的的媽媽。我之所以感動,因為我看見並感受其中有很強烈的愛,而這愛來自她們生命的深度。各位親愛的朋友,讓我們找到自己的「為世界兒跑」,並經營生命的深度。
  • 第二,他們做的決定是有生命影響力的。想一想,許多人常以能夠使用權勢或名利去影響人而自豪,但其實,這些人是無法用生命去影響人的。而且,權勢或名利所帶來的,多是人心的負面影響,而唯有生命傳遞生命的力量,才能導致正面影響。1971年,一群加拿大的青少年,在亞伯達省卡加利市的一所教會,以飢餓36小時的方式為衣索匹亞的饑民募款。我們不知道這教會的名稱,但它應該不是知名的大教會;我們不清楚卡加利市在哪裡,但它應該不是知名的大都市;我們不曉得這一群的青少年是誰,但他們應該都不是知名的人是。不過,過去的37年,世界各地有好幾百萬以上的人,都參加過飢餓30、24、40的活動,並因而參與人道救援的工作。這是生命的影響力!

郭靖、徐國峰、張峻豪與曾奕潁四位同學,其實不怎麼有名(雖然郭靖的名字很耳熟);支持這活動的學校東華大學,說實在的,也不怎麼有名;而活動發起地花蓮,老實說,是一個沒有高速公路通過的城市。但是,「為世界兒跑」的活動是帶著生命的影響力,我相信,這力量會傳揚並傳承下去。各位親愛的朋友,讓我們找到自己的「為世界兒跑」,並發揮生命的影響力。

陳偉仁 2008/8/13

0 個意見:

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<< 首頁